阿里地带|男女生育:剖腹产手术利弊谈…… – 阿里地带

阿里地带|男女生育:剖腹产手术利弊谈……

趋之若鹜“剖腹热”

  不是我不明白,是世界变化太快。近五年来生娃娃日益流行起剖腹来,昔日听起来血淋淋的“剖腹产”已变成老百姓的日常用语了,不少抱着小宝宝的年轻妈妈也相互在问:“你生娃娃剖腹了吗?”“剖了。你呢?”剖了肚皮的欣欣然有喜色,而顺产的则是一张哭丧着的脸。想必这样的场面你我并不鲜见。生娃娃乃“儿奔生娘奔死”之事,顺产求之不得,何故如此这般?

  其实,剖腹产并不神秘,古已有之。早在公元前700多年,古罗马就颁布过有关剖腹产的法律,不同的是只不过那时的剖腹产比现在的要残酷得多,一刀切开腹壁和子宫,取出胎儿就了事,子宫及腹部并不缝合,完全依靠子宫和肌肉的自然收缩来止血,可怜的产妇躺在血泊中是生存还是毁灭,就看自己的造化了。因此,那时的剖腹产妇,大多数不是殁于出血,就是死于感染。而随着现代医学技术的进步和发展,现在的剖腹产手术早已成为一种十分成熟的普及性手术,不少乡镇卫生院都可以从容地把剖腹产手术做下来。这对于解决孕妇难产、产程过长、胎儿宫内窘迫窒息来说,是一种相对安全的手术,它不仅能保全母婴生命,也有利于优生优育。但剖腹产并非像砍瓜切菜那样简单,有其严格的手术指征和适应证。据有关资料表明,眼下剖腹产比例已达40%,在京、沪、穗等经济发达地区比例更高,而根据孕妇及胎儿的实际情况来分析,实行剖腹产的比例应在10%以内。换句话说,起码有30%的孕妇本不该挨这一刀。又是什么原因让她们迎着手术刀“挺身而出”自讨苦吃呢?

剖腹“剖”出问题多多

  不知从何时起,社会上日益流传起“胎儿不经产道的挤压,将来更加聪明”,“剖腹产不影响体型,产后身体复原快”等不正确的说法来,它却迎合了不少产妇的心理;有的更是出于对“生娃娃等于进鬼门关”的恐惧而要求“速战速决”;有的则是想保护阴道的“紧张度”,以提高产后性生活的质量;甚至有的是为了给孩子的诞生选一个不是“顺”(6)就是“发”(8)的良辰吉日。这些荒谬可笑的“信念”支撑着她们“临危不惧”而“勇于献身”。然而,随着手术刀的寒光一闪,一刀划下,孕妇并不轻松,毕竟剖腹产是破坏性手术,对母体的损伤较大。仅腹部切口就长达12厘米,分娩时的阵痛虽然避免了,但术后切口疼痛的时间更长了,而且稍有不慎切口极易感染,也容易引起各种并发症。据有关专家调查,剖腹产手术的平均出血量为1000毫升,是自然分娩的2倍;产后感染率是自然分娩的5倍;产妇死亡比是自然分娩的4倍。而且由于剖腹产在子宫壁上遗留下的疤痕,将为今后再次妊娠时的分娩以及人工流产带来隐患。

  对婴儿而言,“正道”不走而另辟所谓的“通幽蹊径”来到人间,无疑是一场灾难。经产道生孩子乃是人类自然的选择,可以说是人类降生的唯一安全通道,它使婴儿在母体内外压力变化之间有相当合理的缓冲过程。在自然分娩过程中,胎儿经过产道而受压,肺泡液排除,出生后使呼吸道通畅,落地后就可以哇哇啼哭,从而使肺泡迅速扩张,建立起良好的呼吸;另外,宫缩时的挤压与产道的正常碰撞,使胎儿的头部血液充沛,对脑组织的营养及智力也是大有益处的。而剖腹产则“删繁就简”,挥手之间就省略了上述“步骤”,人为地剥夺了胎儿的锻炼机会,使其一出母体就“直面惨淡的人生”,适应能力相对而言自然要差得多。另一个更严峻的问题是,本该在自然分娩过程中被淘汰的低智弱儿,也通过剖腹产 “起死回生”而毫无选择地保留了下来,给家庭和社会带来了不应有的负担。

顺其自然不“剖”为好

  自古以来,分娩乃是人类的正常生理现象。从怀孕到分娩,产妇就不是病人,分娩完全是一个正常、自然、健康的过程。面对剖腹产的逐年上升,出于对母婴健康的考虑,众多医学专家呼吁:剖腹产之风不可疯涨!同时要求妇产科的同行要慎拿剖腹这把手术刀!在这里笔者奉劝即将进产房的姐妹们:不要相信没有科学根据的荒谬说法,要知道剖腹不是切西瓜,切勿盲从,否则一害自己二害孩子。当然对正常的剖宫手术要消除紧张情绪,也不必害怕,顺其自然。总之,生娃娃是顺产还是剖腹由医生来决定,产妇及家属不可越俎代庖,自作主张。

全文共1682字节

————
✅生活小常识|✅生活小窍门|✅健康小常识|✅生活小妙招✅情感口述故事

本文标题:
文章链接:zone.alingn.com
文章来源:阿里地带
友情链接:✅女娲导航  ✅恋爱之书  ✅健康笔记  商务笔记  ✅健康杂志  ✅分享笔记  ✅健康社区

You may also lik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