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里地带|情感小笔记:没有女人不成“家”…… – 阿里地带

阿里地带|情感小笔记:没有女人不成“家”……

没有女人不成“家”

  人是什么?有人说是拔了毛的鸡,所谓男人就是拔了毛的公鸡,所谓女人就是拔了毛的母鸡。

  其实,根本用不着这样比来比去。“人”很简单,只两笔,一撇一捺即是“人”。那一撇是顶天立地的男人,那一捺则是撑其腰杆的女人。“撇”有时难免重心倾斜,因此,使之稳定的那一捺则更加重要。

  舞池是人海的缩影,一对对欢乐的男女正在草书着活蹦乱跳的“人”字。看,那“撇”多刚劲有力,那“捺”则温顺抒情,两笔之间只有相互照应,“人”字才写得格外潇洒别致。

  民谣说:“女人家,女人家,没有女人不成家。”所以宝盖头下写个女字便成了“安”字,没有女人,家里便不得安宁。造字的苍颉可谓聪明。

  爱情、婚姻、家庭,是男人和女人间最自然、最直接和最相互需要的关系。男女性别不同,但对人类来说,没有什么比生活在与自己同胞的相互理解中更重要的了。

  康德在他的《实用人类学》中写道:“我们这个天生有理性的人类,是通过两性结合在一个整体中才得以保持着自己生命的进步的。”

  马克思则风趣、形象地比喻道:“……一个人干不了事,要想美好地度过一生,就只有两个人结合,因为半个球是无法滚动的。所以,每个成年人的重要任务就是找到和他相配合的另一半……”

  世人都说女人离不开男人,其实,男人更需要女人。男人的伟岸和力量往往来自对女人的爱。诗人雪莱在《给――》一诗中写到:“天下再没有比对一位女子的初恋更灵巧的教师,会将男儿内心的一切卑污抑制下去,使自己拥有堂堂男儿具备的一切。”

  保加利亚伦理学家瓦加列夫在他的《情爱论》中有一段精辟论述:“美是爱情亲和力(向心力)的一个因素,是爱的经常的高级动力。”“审美化,作为爱情的因素,其职能特别重要。陶醉于理想化中的情侣,彼此把对方看做审美的形象。”

  爱情不仅使互爱的双方从形体到心灵都变得美丽,而且赐万事万物以美的魅力,使得他们用美的眼光去审视自然,并且用美的标准去创造自己的人生与社会。

  爱情的能量,有时还是一种催化剂,给人思维的活力,给人创新的灵感。古今中外,许多男人都是因对女人的爱才成为某某“家”的。普希金的《给凯思》,是1819年在彼得堡遇见一位叫凯思的美丽女郎,一见钟情触发灵感而写成;裴多菲的《小树颤抖着》等为数可观的动人诗篇,是在1664年秋诗人热恋尤丽时而写的献诗;李商隐写了那么多缠绵诽侧荡气回肠的爱情诗,是与他一生坎坷的爱情分不开的;陆游写了感慨万千、哀伤无限的《沈园》诗,是与他的爱情悲剧相联的。舒曼与女钢琴家克拉拉相爱时,写出的《C大调幻想曲》可以说是他用音符对她发出的心灵的呼唤。他说:“爱情的火花使我的创作热情愈燃愈旺。”莫扎特由于爱情的鼓舞,写出《费加罗的婚礼》、《唐璜》、《魔笛》等一系列伟大作品。他对恋人说:“我所以能很快写出这些作品,一半功劳是属于你的。”相反,爱情的失去或中断,有时则会摧毁一个男人的精神世界。舒伯特因爱情而获得了不竭的创作灵感,但爱情的失去又使他陷入了极度的忧伤和失望之中,30岁便在无数的生活磨难和疾病的摧残中死去;德国剧作家莱辛在54岁时对一个年轻寡妇产生了爱情,6年后他们终成眷属。但3年后妻子死于难产,莱辛顿觉世间一切黯然失色,连创作的欲望都不能使他忘掉对妻子的思念,仅仅过了3年便与世长辞;大画家梵高更视艺术为生命,但当他向一位寡妇求爱失败后,不久便自杀了。

  女人是美的源泉,给男人以生活的芳香,给男人以智慧的火花。或许正是这个原因,那些哲人、智者、艺术家,如歌德、海明威、罗丹、毕加索、徐志摩、郁达夫……在他们短暂的或不短暂的一生中多次更换情侣,每次更换一个女人,他们就为人类献上一部作品。在艺术中,他们寻找女人和爱情;在爱情中,他们寻找艺术的灵性。他们寻找的不是这个女人、那个女人,而是抽象的女人,他们的女人就是他们的心灵,而他们的心灵又宽阔得似乎能包容下所有的女人。道德败坏!我们不能这样斥责他们,除了满身心的伤痕,还有作品。他们真的没有得到多少欢乐,为爱情或者为艺术,他们用了一生去寻找,谁也说不清楚他们找到了没有。但有一点是清楚的,他们至死离不开女人。

  爱情以男女双方的疯狂而开始,却以家庭的单调与繁琐而趋于平淡。在男人女人感觉如入天堂时,实际上他们正失去天堂。但是,为了保持婚姻的完整,女人往往比男人有更强的承受力。

  对此,叔本华就有理论:“就本性上看,男人的爱情易于改变,而女性则倾向于从一而终。有些男人在爱情获得满足后,便精神萎靡不振同时总觉得妻子是别人的好,觉得其他女人比妻子更富魅力。简而言之,男人渴望的是见异思迁。而女人若得到爱情满足,则情感日笃,这实质上是自然本身使然。”

  小说《廊桥遗梦》写的是一对男女的爱情故事。男主角作为《国家地理》杂志社的摄影记者,来到麦迪逊拍摄廊桥的新闻图片,因问路而认识了女主角,从而双双坠入爱河。男主角要女主角跟着走,但女主角舍不得自己的孩子和丈夫。于是,他们一起只度过了充满激情的四日四夜,从此直到双双去世都再没有相聚,连信都没通。但男主角死前却因给女主角一封信,并要求律师把他的骨灰撒在廊桥边。而女主角则在留给子女的遗书中,向他们讲述了这段婚外恋情,并要求孩子们把她的骨灰,也撒在廊桥边。她说:“希望你们能理解我。我把我全部的生命都奉献给了你们的爸爸和这个家,而现在我要给罗伯特(男主角)的,只是我的骨灰……”

  故事的虚实并不重要,重要的是,在美满的婚姻与炽热的爱情发生冲突时,女性往往比男性更注重家庭的完满和幸福。

  爱情是一门艺术,婚姻却是责任。在艺术与责任的天平上,多年来,中国女人视恩情甚于爱情,正所谓“一日夫妻百日恩”。现在女性完全独立,女性在情感上的求索,已不满足于仅仅是施恩图报。但是,许多女性从一个极端跳进另一个极端,怕付出、怕吃亏、怕责任已成为现代社会的一个通病。如果女人都放弃应尽的义务和责任,幸福、美满的家庭是否还能存在?

全文共2464字节

————
✅生活小常识|✅生活小窍门|✅健康小常识|✅生活小妙招✅情感口述故事

本文标题:
文章链接:zone.alingn.com
文章来源:阿里地带
友情链接:✅女娲导航  ✅恋爱之书  ✅健康笔记  商务笔记  ✅健康杂志  ✅分享笔记  ✅健康社区

You may also lik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