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里地带|求爱小乐趣:性别空洞…… – 阿里地带

阿里地带|求爱小乐趣:性别空洞……

性别空洞

中性,这是我们首先要面对的现实的文化环境。

因之而产生的任何的厌恶和好感只能加深它的文化印记。稍稍回顾一下最近几年媒体所热衷谈论的话题吧一“好男人新说”“寻找新好男人”“新坏男人”。媒体发现了什么?发现的并不是真正意义上的“新好男人”也不是“新坏男人。而是一个新的认识男人的角度。一份生活类杂志上披露了“现代女性的隐秘空间”,列数了现代女性的“梦中情人”,他们分别是“孩子气的男人”“散发着淡淡香芬的男人”“嗓音亲和柔顺的男人”“有着洁僻的男人”。以高仓健为代表的“冷面男人”和以斯瓦辛格、成龙为模本的“肌肉男人”已经被女性扫进“回收站”。

“孩子气的男人”的说法起源于全球首富、电脑顽童比尔・盖茨,他一脸无辜甚至有些羞涩的模样惹得成熟女性顿生爱怜之情,而年轻一些的时尚女性则更喜欢上了盖茨的老实巴交的略带东方色彩的小鼻子。那些成天抱着手机、提着公文包、西服 袖口沾着淡淡油污的男人太让女人们倒胃口了。他们枯涩无神 的眼睛里携带的是商业社会里的纷争、紧张、不安全。小聪明 的男人遍地都是:搞权钱交易、玩空手道、生产应时小产品。 他们对阿拉伯数字有着神经性的敏感并随时准备从口袋里掏出微型计算器,告诉你一个精确到小数点后三位的数字。可是;他们的脸不再“表情”。在现代女性看来他们是无趣的一族。

“散发着淡淡香芬的男人”起码还懂得如何去营造浪漫与温馨,起码他们还会去关心一下何种香型隐含的文化意味、何种香型适合自己。张先生在1986年就开始使用香水,按现在的眼光看,算是领了当时的时尚之风。张先生一直用的是上海产的“伯龙香水,而不是什么Dune男用香水,他觉得自己的性格与这种香型非常吻合。在谈到男士使用香水中所面临的诸多禁忌时,张先生指出:把使用香水的男人一概归认为“有娘娘腔”的观念,主要是基于我们过去所处的一个经济贫乏时期。经济富裕了,人们才可能想到去改善自己的生活质量,男人也才有可能去“对自己好一些”。相比于女人,男人一直以来属于“粗放经营型”。以男性西装为主要载体的‘皮尔・卡丹”最初在大陆屡遭败绩的原因也源于此。

是女人改变了男人对自我形象的指认并帮助他们从另外一个坐标系找到了生命的燃点。在百货公司做销售经理的凡小姐说,“我始终不明白男人酒点香水有什么不好。即使他们洒得可能过浓了一些甚至选错了香型,总比那些浑身发臭的男人要好吧。”香水是文明的象征。凡小姐一直鼓励自已的男朋友涂香水,而且他们所选用的香水很固定,都是CK系列的。凡小姐说;“我男朋友在一家法国公司做一代,社交活动持别多。CK非常符合他的身份”。当“冷面男人”和‘肌肉男人”成为效仿对象时,男性的、情感的、文化的一面就被舆论牺牲掉,小情小调的好丈夫受到嘲弄。在这种渲染中,不少女性固然有推波助澜的成份;但最糟糕的事情还不在这里。其最大的负面影响是男人居然首先成为反对小情小调的急先锋。所以长期以来,是男人把自己给压抑和否定掉了。今天当我们在公共场合遭遇到穿着平绒松糕鞋、一讲起话来变掉嗓子的男性时,由文化沉淀所形成的惯性便主宰了我们的判断:男人在雌化,而雌化是反自然的。雌化的男人理应受到嘲弄。

还是要回到本文的开头:中性,这是我们所必须面对的文化现实。而中性潮流的出现绝对不是枚偶然的、飘忽的时尚花瓣。它寄寓了人类对自己的初蒙状态(自由境地)的向往:性别空洞、凸现生命本质。

男性的雌化与女性的雄化都同样不值得惊讶。服装潮流的变化透露着类似的信息。从几年代的“喇叭裤”到 80年代的“中裤”再到90年代‘束脚裤”,裤子的剪裁越来越具有大量的女性特征。男人们穿的‘西裤”就是这一趋势的直接结果。其实“西裤”根本不是指西式裤子(相对于西装),而是一种女性化的裁剪,这种风格又被广泛地运用于西装、休闲装和运动装之中。如衬衣上的反扣、袖口的绣花贴金、花格衬衫、夸张的耳坠等等。谁也无法否认,我们生活在一个资源与文明共享的环境中,从“与国际接轨”“中国WTO的临近”到“欧洲货币的一体化”“共筑网络平台”,不同的国家、地区正在为向一个统一的标准靠拢而做着不懈的努力。在这个场景中,男女性别的交错有着非常自然的思想基础。在相互交换相互碰撞中;性别坚硬的棱角被磨平。性别差异将更多是被整合成新的“增长点”。

中性,或许是人类最后的境界?

全文共1791字节

————
✅生活小常识|✅生活小窍门|✅健康小常识|✅生活小妙招✅情感口述故事

本文标题:
文章链接:zone.alingn.com
文章来源:阿里地带
友情链接:✅女娲导航  ✅恋爱之书  ✅健康笔记  商务笔记  ✅健康杂志  ✅分享笔记  ✅健康社区

You may also lik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