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里地带|求爱小乐趣:只有丑女人才去嫁美国男人…… – 阿里地带

阿里地带|求爱小乐趣:只有丑女人才去嫁美国男人……

只有丑女人才去嫁美国男人

  在我居住的旧金山湾区,经常可以看到一个中国女人和一个美国男人 在一起,而这个中国女人往往是其貌不扬,属于被中国男人贬为“黄脸婆” 的那一类,于是中国男人就得出结论:只有丑女人才会去嫁美国男人。

  这个结论不无道理:一个中国女人在中国长大,首先受到中国男人的 挑选,中国男人挑剩下的,才会落到美国男人的手中。而中国男人的择偶 标准不外乎一条:长相。他们挑剩下的,自然都是丑女。

  使我感动的是,那些被中国男人忽略的“丑女”,在美国男人那里找 到了爱。并不是美国男人看不到那女人脸上的皱纹和斑点,好莱坞和百老 汇对女人的审美观,与中国男人并无二致,但很多美国男人能够超越长相, 去发现一个人的特点和内心,这使我身为女人十分感动。

  对于那些握着中国丑女的手的美国男人,中国男人爱批评他们没有眼 光。

  美国男人真的没有眼光吗?这个结论就如同前段时间一篇文章里说西 方人“傻”,中国人“精明”的论点一样简单草率。前面已经提到了好莱 坞,美国中小学里崇尚的青春偶像与中国男人崇尚的女人外表的标准几乎 相同。美国男人在青少年时期受生物本能的驱使,同样会去追求漂亮的外 表。等他们长大以后,尤其是受过良好的教育以后,就不再仅仅追求漂亮 的外表,而更看重心灵的撞击,思想的交流,这是他们在生物本能之上的 一个超越。中国男人不能接受丑女,因为他们还停留在基于生物本能的生 存竞争阶段――一个人在最基本的生物需求得到满足之前,是不会考虑到 更高层次的满足的。美女能激发中国男人的性欲,而丑女则不能,这反过 来也说明了中国男人还停留在满足性欲的阶段。福塞尔在《格调》中提到 新贵们开着闪闪发亮的奔驰招摇过市,而“老钱”们反而低调地坐在一辆 落满灰尘的普利茅斯中。你让一位富有的中国男人开一辆又破又旧的普利 茅斯上路,他会断然拒绝。你让一位成功的中国男人去娶一位丑女,那简 直是要他的命。这两者之间是相通的。

  中国男人也不是不需要交流思想,只是他们更愿意和男性朋友去交流, 而女人只有听他们“侃”的份儿。中国男人不能容忍一个女人跟他平起平 坐。一个女人稍有能力,便被大家讥为“女强人”。女强人是什么人?那 是大家都敬而远之的一种人。女强人使女人感到不如,使男人受到威胁。 中国男人需要在女人面前展示自己的强大,需要受到女人的尊敬,因此这 女人必须比他低。中国男人在失败的时候,则需要女人的安慰。一个中国 男人要找的,实际上是他母亲的翻版――一个爱他的人,满足他的人,而 不是一个他爱的人。只听说过为朋友两肋插刀,除了传说里的梁山伯,你 什么时候听说过一个中国男人为他所爱的女人献身?当一个中国男人因为 被女人拒绝而悲伤时,他的朋友会劝他,为一个女人,不值得。

  对了,为一个女人,不值得。女人低男人一等。这种局面事出有因。 一个中国女人,往往因为她的性别,首先就得不到父亲的爱。这就造成了 她对男性的敬畏感,用弗洛伊德的话来说,阴茎崇拜。后来她长大了,嫁 了一个丈夫,同样也得不到丈夫的尊敬。这更加深了她对男性的敬畏感, 因此,当她有了一个儿子,她不可避免地把她对男性的崇拜敬畏之感移到 儿子身上。她给儿子以最大的注意力,把最好的食物留给他,而不是女孩 子们。她的儿子长大了,带着她赋予的在女性面前的优越感。

  这个儿子又生了一个女儿,同样,这女人也带着对男性的敬畏感长大。

  中国男人对女人的歧视,正是中国女人自己一手造成的。一个不尊重 自己的人,也很难得到别人的尊重。

  女人精心喂大一个男人,这男人反而看不起她。即便是从回报的角度 看,母亲也应该对女儿更好一点儿,事实证明,父母老了以后,往往更多 地得到女儿的照顾。我曾听到很多中国女人说,她们喜欢和美国男人在一 起,因为“感觉好”。

  美国男人从不吝啬夸奖别人。他们还给了中国女人应有的尊重。我也 曾听到不止一个中国男人说,如果你想追到一个非常漂亮的女孩子,首先 要打掉她的骄傲。中国男人对自己的妻子,往往是“批判,批判,再批评”,还美其名曰“为你好”。中国男人还拒绝给女人送花,理由是“我给你更 实际的东西”。现在有了美国男人做比较,中国女人怎能不弃暗投明!

  在美国的中国男人都在抱怨,现在“有爱心”,“贤惠”的妻子越来 越难找了。“有爱心”就是无私奉献。“贤惠”者,逆来顺受也。的确, 无私奉献者是少了,中国男人只好回大陆去找新娘,用绿卡来换取暂时的 顺从和一点居高临下带来的快感。可怜的中国男人,为什么不能以自己的 爱,去赢得别人的爱呢?

  除了长相,中国男人的另一条求偶标准是年龄。浏览报纸上和网上的 征婚启事,你会发现,所有中国男人都要求女方年龄比他小。二十岁到三 十岁之间的男人往往要求对方比他小一到五岁。三十到四十的男人则要求 对方比他小五到十五岁。过了四十岁的中国男人,就必须在他女儿甚至孙 女年龄的女人中找对象了。而美国男人给出的年龄段通常是他自己的年龄 加上和减去五岁。我曾遇到一位大陆来的女留学生,嫁了一个比她小九岁 的美国男人。她说当这位二十五岁的美国同学向三十四岁的她求爱时,她 简直不敢相信自己的耳朵。娶一个比自己大九岁的女人,在中国男人是不 可想象的,几乎等同于失败。

  中美征婚启事的另一不同是,中国男人罗列的是他们的成就:学位, 职业,经济状况,等等。美国男人罗列的是他们的个人爱好和特点。使我 印象最深的是有一次我受朋友之托,帮她的姐姐在网上浏览征婚启事。

  我把适合她年龄的征婚启事一条一条的翻译给这位女士听。听了四五 条后,这位女士不耐烦了。怎么他们都不提提他们的经济情况,有什么学 位这些重要的,都是罗里罗索讲他爱看什么电视节目,爱玩什么球这些废 话,这些于我有何相干?

  这个问题问出了中国人和美国人在求偶标准上的根本不同:中国人是 在进行一种排序活动,正如考大学,什么分数,就决定了你上什么大学。

  一个萝卜一个坑,劣质萝卜休想混到高等坑里去。而美国人是在找一 个伴侣,一个能兴趣相投,心心相映的人。也许正是这样严格的求偶过程, 才造就了一批高智商的中国人,我们才有幸被《The Bell Curve》的作者 们列为优等民族。而上帝也给了那些出生于中国的不幸的丑女们一条出路: 嫁美国男人。多么仁慈的上帝。

全文共2642字节

————
✅生活小常识|✅生活小窍门|✅健康小常识|✅生活小妙招✅情感口述故事

本文标题:
文章链接:zone.alingn.com
文章来源:阿里地带
友情链接:✅女娲导航  ✅恋爱之书  ✅健康笔记  商务笔记  ✅健康杂志  ✅分享笔记  ✅健康社区

You may also like...